股票牛熊趋势
趋势

牛熊
相关博客【我如何从股市赚了 200 万美金】
每次牛熊趋势爆发与结束都有触发启动原因,这是循环往复的过程。
2008-09:次贷危机高峰 — 雷曼破产与 2009 年 3 月底见底
时间 / 事件:2008-09 年全球金融危机,2008-09 指数大幅下跌,2008-09/2009-03-09 附近为美国长期熊市底部区间。
触发原因:次贷与抵押贷款证券链条崩溃、系统性信贷紧缩、雷曼兄弟 2008-09-15 破产。
市场行为:股市暴跌——2007 高点至 2009 低点累计跌幅超 50%;2009-03 出现技术性抄底并随后启动长期反弹。
关键指标/信号:银行体系流动性枯竭(货币市场挤兑)、信贷利差飙升、VIX 大幅抬升。
后续影响:触发大规模货币宽松、财政救助和监管(如 TARP、后续监管改革),并为 2009 之后十多年牛市奠定起点。
2010-05-06:Flash Crash(“闪电崩盘”)
时间 / 事件:2010-05-06 盘中短时间暴跌并快速反弹(数分钟内数百点波动)。
触发原因:高频交易与订单簿回环、市场结构(Reg NMS)与流动性短暂崩溃共同作用。
市场行为:主要指数在数分钟内大幅下挫后回补;部分个股一度跌至极低价。
关键指标/信号:瞬时成交量异动、买卖价差骤增、流动性消失。
后续影响:监管加强对高频交易/做市规则审查,交易暂停机制(熔断/断路器)改进。
2011-08-05: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(S&P 下调)
时间 / 事件:2011-08-05 标普下调美国长期信用评级(AAA→AA+)。
触发原因:国会债务上限争议、财政可持续性担忧与政治僵局。
市场行为:当日市场剧烈震荡,S&P500 大幅下挫(数日内波动显著),风险溢价上升。
关键指标/信号:长短端利差波动、债券/股市避险流动。
后续影响:短期信心受挫,但长期影响有限;凸显政治风险对市场的突发性冲击。
2015-08:全球波动/中国冲击(“中国黑色星期一/二”)
时间 / 事件:2015-08 下旬上证、全球市场剧烈下跌(8-24、8-25 等日称 Black Monday/Tuesday)。
触发原因:中国股市暴跌、人民币定盘价调整(人民币意外贬值)、对全球增长与资本外流担忧。
市场行为:全球风险资产普遍回撤,商品与新兴市场受创,发达市场短期承压。
关键指标/信号:人民币汇率意外调整、资本流出指标、全球商品价格下跌。
后续影响:各国央行与监管短期干预以平抑市场,凸显中国事件对全球市场传染性。
2016-06-23:英国脱欧公投(Brexit)引发瞬间冲击
时间 / 事件:2016-06-23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导致全球市场在公投翌日恐慌性下跌。
触发原因:政治/地缘不确定性、对欧盟/贸易格局的担忧。
市场行为:英镑暴跌,欧洲与全球股市短期下挫,随后政策和央行安抚促使市场回稳。
关键指标/信号:货币剧烈波动(GBP)、避险资产(黄金、国债)上涨。
后续影响:表明政治事件可迅速改变市场定价,市场对政治风险的敏感性增加。
2018(上半年/下半年分两次显著波动,尤其 2018-Q4 大幅回撤)
时间 / 事件:2018 年多个冲击点(2 月份短期波动、10-12 月全球/美股大幅回撤,2018-Q4 算一次显著下行)。
触发原因:利率上升预期(美联储加息)、贸易摩擦升级、估值回调与资金流动性变化。
市场行为:2018 年下半年至年末多次下挫,年底市场进入较深回撤(年内显著负收益)。
关键指标/信号:利率与收益率曲线变化、通胀/就业数据、资金成本上升。
后续影响:提醒高估值在利率抬升环境下的脆弱性,促使机构重估风险敞口。
2020-02 至 2020-03:COVID-19 导致的迅速崩盘与 2020-03-23 底部
时间 / 事件:2020-02 中下旬市场因疫情预警暴跌,3 月中下旬(3-23)出现历史性底部并随后强烈反弹。
触发原因:COVID-19 全球大流行、封锁与经济活动骤停、企业盈利预期暴跌。
市场行为:史上最快的熊市到来(数周时间内跌幅巨大),然后由于史无前例的央行与财政刺激(大规模 QE / 财政支持)在 3-23 后触底反弹并开启新一轮牛市。
关键指标/信号:失业骤升、GDP 预期骤降、信贷市场压力、VIX 飙升。
后续影响:央行/政府干预规模巨大;科技/远程办公/云计算等行业在随后的牛市中领涨。
2021→2022:疫情后复苏带来的分化 + 2022 年大幅回撤(通胀与加息周期)
时间 / 事件:2021 年科技与成长股延续强势;2022 年因通胀急升与美联储激进加息路径,市场从 2022 年初至 10 月出现广泛回撤(2022 年为显著熊市年)。 触发原因:疫情后供需失衡导致通胀高企、能源/食品价格冲击,央行被迫快速收紧货币政策(连续加息)。 市场行为:2022 年 S&P500 从 2022 年初高点跌约 25%,纳指跌幅更大(科技股受压)。 关键指标/信号:CPI/PCE 持续偏高、债券收益率上升、利率敏感板块(成长股、科技)遭重创。 后续影响:投资者从高估值成长向价值/防御资产再配置;催生 2023 年的估值修复与风格轮动。
2023(尤其 2023-05):AI 与半导体催生的“科技复兴 / 局部牛市”
时间 / 事件:2023 年以 Nvidia 为代表的半导体/AI 题材带动大型科技股强劲上涨(2023 年 Nvidia 等公司股价暴涨并带动市场风格)。
触发原因:生成式 AI 商用化预期、数据中心与 AI 芯片需求爆发、企业资本开支转向 AI 基础设施。
市场行为:以大盘科技股为核心的反弹拉动指数上扬,部分成长股估值快速修复。
关键指标/信号:公司营收/指引强于预期(尤其芯片与云计算相关),资金大幅流入科技板块。
后续影响:形成“少数大科技股带动指数”的格局;Nvidia 等公司成为市场焦点。
2024-01:S&P 500 收复并创下新高 — 从 2022 底部确认牛市延续
时间 / 事件:2024-01 S&P 500 再创新高或确认从 2022 年 10 月底部以来的牛市回归(2024-01-19 报道提到确认牛市)。
触发原因:通胀缓和的迹象、经济软着陆概率上升、科技股继续强势。
市场行为:指数创纪录高点、市场情绪转为乐观。
关键指标/信号:通胀数据回落、利率预期趋于温和、企业盈利改善。
后续影响:证明 2022 年的熊市已被 2023-24 的回升逆转,进入以科技为主导的扩张阶段(至 2024 年)。
2025-04:短期政策/关税冲击与随后的反弹
时间 / 事件:2025-04 初美方宣布关税(或类似重大政策),导致月初大跌,随后部分政策暂停/缓和导致反弹(你之前的 4 月总结)。
触发原因:政策冲击(贸易/关税)与后续短期政策缓和。
市场行为:月初熊式下挫 → 中后段由成长/科技股驱动的反弹(宽度弱)。
关键指标/信号:政策公告/关税消息、资金流向变化、市场宽度指标。
后续影响:再次证明政策事件能在短期内制造剧烈波动,但若后续有缓和措施,市场可快速修复。
2025-07 ~ 2025-10(持续的 AI / 半导体驱动波动与宏观不确定性)
时间 / 事件:2025 下半年反复出现以 TSMC / Nvidia /AI 相关的业绩驱动上涨,同时伴随对利率/通胀/地缘政治的反复评估,市场呈“高景气度但波动性仍存”的状态。
触发原因:AI 资本支出强劲(芯片需求)、企业盈利分化、以及美联储政策预期(降息窗口与时间的不确定)。
市场行为:部分科技/半导体公司多次出现大幅估值扩张,但广度仍有局限,宏观数据或政治事件会频繁触发日内或周内回撤。
关键指标/信号:公司业绩/指引(尤其芯片客户)、债券收益率与通胀数据、资金流入科技主题 ETF。
后续影响:市场结构开始由“广泛牛”向“主题主导(AI/半导体)”倾斜,需注意主题集中风险与估值回调风险。
映射表格
阶段 | 时间区间 | 市场趋势 | 持续时间 | 转折核心 | 对应交易纪律应用 | 建议动作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🐻 2008 次贷危机 | 2007.10 – 2009.03 | 大熊市 | 17 个月 | 房地产泡沫+金融系统性风险 | 止损为先,不抄底,不摊平亏损头部 | 仅观察,不买跌势股;跌破均线止损出局 |
🐂 2009 反弹至 QE 牛 | 2009.03 – 2015.05 | 超级牛市 | 6 年 2 月 | 美联储 QE+科技成长股崛起 | 长线布局优质资产,分批加仓 | 突破创新高时小仓测试,分批加码 |
🐻 2015 调整 | 2015.06 – 2016.02 | 技术性熊市 | 8 个月 | 中国股灾+全球流动性收紧 | 控仓+止损纪律 | 减仓避险,止损出局,等待企稳再进 |
🐂 2016–2018 川普行情 | 2016.03 – 2018.09 | 成长牛 | 2 年半 | 税改+制造业复苏 | 顺势操作,不追高 | 顺势波段,创新高小仓试多 |
🐻 2018Q4 闪崩 | 2018.10 – 2018.12 | 急跌熊 | 3 个月 | 利率上升+流动性骤紧 | 纪律止损 | 短线止损,等待二日确认放量反弹再进 |
🐂 2019 复苏 | 2019.01 – 2020.02 | 快牛 | 1 年 1 月 | 利率下调+宽松预期 | 回归中线波段纪律 | 回踩不破均线可低吸,分批加仓 |
🐻 2020 疫情崩盘 | 2020.02 – 2020.03 | 暴跌熊 | 1 个月 | 全球封锁恐慌 | 止损防守,现金为王 | 执行 6%止损规则,空仓等待 |
🐂 2020–2021 流动性牛 | 2020.03 – 2021.12 | 超级牛市 | 1 年 9 月 | 量化宽松+科技泡沫 | 不贪婪、分批止盈 | 创新高后部分止盈,守纪律 |
🐻 2022 加息熊 | 2022.01 – 2022.10 | 加息主导熊 | 10 个月 | 通胀高企+流动性抽离 | 高位减仓,止损为先 | 减仓防守,不抄底 |
🐂 2023–2024 AI 行情 | 2022.11 – 2024.07 | 结构性牛 | 1 年 8 月 | AI 带动科技股狂潮 | 成长股仓位分批,止盈纪律 | 趋势股可持,设浮动止盈 |
🐻 2024 下半年 | 2024.08 – 2025.02 | 震荡偏熊 | 6 个月 | 利率高企、资金回流债市 | 控仓防守 | 轻仓试探,跌破均线止损 |
🐂 2025 上半年反弹 | 2025.03 – 至今 | 新牛起点(初期) | 7 个月+ | 预期降息+AI 第二波浪潮 | 分批进场、设 6%止损 | 分批建仓优质股/ETF,守纪律止损 |